To view this page ensure that Adobe Flash Player version 11.1.0 or greater is installed.

“热 射 病”

付XX,男性,31岁,云南某边防部队连长 于2013年6月19日(气温34℃,湿度67%)进行野外5公里跑步训练,跑至4.5公里时突然倒地,出现意识障碍、呼之不应、呼吸急促、高热大汗,现场处理后清醒,继续跑200米再次倒下,送医院后清醒,走进急诊。32h后死亡(6-19-17:00到6-21-1:00)

中暑会死人吗? 夏季5公里训练怎么会牺牲?

热射病与中暑的关系 热射病与横纹肌溶解的关系 热射病的现场急救及预防 夏季进行军事作业应该注意的事项

焦点事件

中暑:

首先是一种热急症。是指长时间暴露在高温和高湿的环境中、或在炎热环境中进行体力活动引起机体体温调节功能紊乱、汗腺功能衰竭、水电解质丢失过多等所致的一组临床症候群。

先兆中暑

轻症中暑

重症中暑

热痉挛

热衰竭

热射病

经典型热射病

劳力型热射病

重症中暑 是中暑最严重的阶段,如不及时救治将会危急生命,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又分为三种类型:热痉挛、热衰竭、热射病

热痉挛   症状特点:出现肌肉阵发性痉挛和疼痛,多发生在中暑基础上大量出汗,饮水多而补充盐分不足,需要及时送医院救治。

热衰竭 常发生于老年人及一时未能适应高温的人。 症状特点:主要为恶心、呕吐、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血压下降、晕厥或神志模糊等休克表现。此时体温升高大于38.5℃。送医院医院化验可能就提示:高钠血症、轻度氮质血症或肝功能异常

先兆中暑: 暴露在高温环境下,出现头痛、头晕、口渴、多汗、四肢无力、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 处置:如及时转移到阴凉通风处,补充水和盐分,十几分钟内即可恢复。

产热

散热

轻症中暑   在先兆中暑的基础上,往往有面色潮红、大量出汗、皮肤灼热,脉搏增快等表现。体温往往在38℃以上 。 处置:如及时转移到阴凉通风处,补充水和盐分,往往可于数小时内恢复

内脏 脑 骨骼肌

传导 对流 辐射 蒸发

无效性发汗

环境温度过高时,蒸发是唯一的散热方式,湿度过高时,蒸发量减少或停止。从而造成热量在体内蓄积,导致机体内部温度短时快速升高,可以迅速达到41-42℃。

我们的肌肉骨骼肌细胞无法耐受高强度的运动的时候,横纹肌细胞溶解、坏死,肌细胞内容物(肌红蛋白、离子、酶)释放到血液中而导致的内脏损伤。大量肌红蛋白(Mb)造成肾小管梗阻和急性肾衰,会引起肾功能异常。临床表现为肌痛、无力、茶色尿。不及时救治早期引起电解质异常、肝功能障碍,晚期并发肾衰、DIC等。也就是我们俗称的运动性横纹肌溶解综合征。 同时,剧烈的运动机体产热增加,散热减少,内脏缺血,肠粘膜功能异常,肠道内菌群移位,内毒素血症,炎性介质释放,导致SIRS/CARS失衡,MODS

热射病(重症中暑)+ 运动性横纹肌溶解(两个方面,综合因素) 高温、高湿环境下高强度运动,多发生于健康青年人、运动员和军人中暑中最严重的类型,发展速度快,死亡率更高,80%左右 三联症 --高热 T﹥40.5℃(104.9) --无汗,颜面潮红,皮肤干燥灼热 --意识障碍 横纹肌溶解 --肌痛 --无力 --茶色尿

《现代中暑诊断治疗学》

表1 衰竭器官系统频率与相关病死率

医学上诊断热射病是一个非常复杂和严谨的一个过程。需要很大程度上依赖实验室检查,和血液净化设备等重症监护系统。针对我们基层官兵来讲,需要牢记的就是一下六个方面的核心内容 ㊀1、核心体温大于40°C伴有意识障碍 ㊁2、病因分型:劳力性热射病和非劳力性热射病 ㊂3、好发气候:高温高湿及太阳直射 ㊃4、好发人群:年老体弱者、高强度体力劳力者 ㊄5、救治要点:迅速降低核心体温 ㊅6、后送

诊断及急救

现场救护

史某,男性,18岁,战士 于2016年05月11日16:00左右,5千米负重5KG越野跑,距终点200米晕厥。2小时后至地方中心医院,测体温40℃,病情进行性加重,急诊诊断“劳力型热射病”收入ICU进行正规治疗。入院29天后因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

一、轻症中暑的现场处理 二、重症中暑(热射病)的现场急救

(二)降温

(一)立即评估气道、呼吸、 循环、意识状态。

1、冰水浸浴法 2、其他条件的 降温方法 3、注意事项

①15-20分钟(体温能降低3-4℃) ②不能使患者出现寒颤。

①现场有冰块 ②现场有水源 ③都没有

①降温办法立即实施 ②退热剂(如布洛芬,消炎痛)对热 射病的降温是无效的 ③每隔5-10分钟测量一次体温

中暑或热射病救治的关键环节为尽快降低患者的核心体温,因此,在转运过程中,必须始终采取降温措施,不能因转运而延误降温治疗的实施。

①途中体温监测。转运途中应严密监测体温, ②转运途中应持续采取降温措施。 ③转运途中必须保持通信联系以便上级医院指导途中处理。

热习服

热适应——长期在热环境中生活人群的热耐受能力比短期进入热环境人员明显增强的生物学现象,是经过若干代适应作用,对热气候建立起来的稳定协调关系。热适应的建立,不仅限于生理功能方面,在机体外形、器官结构方面也有相应变化,具有稳固的基因结构,具备可遗传的特点,因此又称为生物性热适应。(比如说,南方人比北方人更容易耐受,黑人比白人更好的适应热环境等) 热习服——是后天获得的,指对热环境不习惯的人,在热刺激的反复作用下,可出现一系列生理、心理、行为、形态方面的适应性反应,使机体对热应激的适应能力逐步增强,不适感消失,对热耐受能力提高的现象。热习服又称获得性热适应或生理性热适应。热习服是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与医学监测下,使有关人员对热环境达到更为适应状态的过程。 热习服具有可产生、可加强巩固、可减弱甚至脱失的特点。当热刺激作用停止,热耐受能力会逐渐减弱,恢复到习服前水平,称为脱习服。

①训练时间 ②训练环境 ③训练项目 ④训练强度

高温、高湿 逐渐增加运动量

力量训练、游泳作用不大

心率>120~140次/分 循序渐进

热射病

症状特点:高热、无汗、昏迷为主要表现 发病时可有大量冷汗,继而无汗、皮肤干热、呼吸浅快、脉搏细速、血压下降,躁动不安、神志模糊、逐渐向昏迷伴四肢抽搐,可能发生全身多器官功能障碍,如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死亡率高达40-50%。 热射病致死及致残率均非常高,越南战争期间,美军因热射病造成的非战斗减员率达20%,我军南部战区处于高温高湿条件下,近些年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以及热浪袭击频率和强度的逐年增加,热射病的发生有明显增加上升并向北部发展的趋势,严重影响部队战斗力,因此,开展热射病的预防及现场救治有重要意义。

时间不少于50min 不长于2h

大强度剧烈运动,特别是在夏天,应适当喝些淡盐水、运动饮料等 运动饮料益选用含有丰富矿物质、氨基酸、少量糖分的饮料。 1.训练期间只有感到口渴时才喝水,肌体一般处于缺水状态。 2.训练前就要提前补水:一般训练前2-3小时喝500-600ml水或者运动型饮料或淡盐水,训练每隔15-20分钟补充200-300ml水或者运动型饮或淡盐水

完善相关保障措施  脱水缺盐、过度训练、睡眠不足、营养缺陷和热量不足等可延缓热习服的形成。 在训练中应防止这些情况发生。合理的饮食、水盐补充 夏日不宜高脂、荤腥、辛辣饮食,高温气候宜清淡饮食。

保证必要的睡眠与休息  夏天日长夜短,气温高,人体新陈代谢旺盛,加上高强度的训练或劳动,容易感到疲劳。充足的睡眠可使大脑和身体各系统得到放松,是预防热射病的重要措施。故应科学制订训练时间,避开日光强烈、气温较高的时段,缩短或减少烈日下或高温环境中连续训练时间,合理安排休息,适当增加午休;如果任务要求无法避开时,要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

对于近期患过中暑、感冒、发热、腹痛腹泻、负荷过重、夜间执勤睡眠过少、新战士等,应列为重点观察对象,适当予以照顾。

总结

大家要转变一个观念,中暑也是可以威胁我们官兵生命的。虽然我们团官兵的训练任务不重,但是我们仍然不能放松警惕,在平时的通信保障过程中,要科学的进行热习服训练,增强对热环境的适应能力,以备战时能够出色圆满的完成任务。

我们不能阻止地球变暖,但我们要适应变暖的地球 我们肩负着“能打仗,打胜仗’的使命,只有科学训练,才能战无不胜。

75%

90~95%

补水

预防